文化博览
  • 开平碉楼与村落

    由于位置偏僻,为防盗贼和洪涝,自明代起已有乡民集资在村子里建起高大坚固、可防贼避水的碉楼。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大批乡民迫于生计,远渡重洋,到美洲充当劳工。上世纪初,在海外漂泊多年、事业有成的华侨们怀着中国人叶落归根的共同心愿,纷纷返回家乡。

  •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市西南48公里房山区周口店村的龙骨山。这里处于山区和平原接壤部位。东南面是华北大平原,西北面是山地。周口店附近山地多为石灰岩,在水力作用下,形成大小不等的天然洞穴,成为埋藏“龙骨”的仓库,故名龙骨山。

  • 殷墟

    中国安阳殷墟即中国商代后期都城遗址,包括商代宗庙宫室遗址、王陵遗址和商城遗址等部分。殷墟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区西北小屯村一带,距今已有3300多年历史,其占地约24平方公里,是中国历史上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最早的古代都城遗址。

  • 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

    布达拉宫坐落于中国西南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市中心的红山上,东经91°2’和北纬29°7’的交汇点。占地面积13万多平方米,高110余米,东西长360多米,山下海拔3650米。“布达拉”为梵语“普陀”的音译,原指观世音菩萨所居之岛。

  • 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

    高句丽政权始于公元前三十七年,止于公元六百六十八年,曾是中国东北地区影响较大的少数民族政权之一,在东北亚历史发展过程中发生过重要作用。高句丽政权发韧于今辽宁省桓仁县,公元三年迁都至国内城(今吉林集安),四百二十七年再迁都至平壤。

  • 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

    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是中国清朝皇帝为了实现安抚、团结中国边疆少数民族,巩固国家统一的政治目的而修建的一座夏宫。避暑山庄兴建后,清帝每年都有大量时间在此处理军政要事,接见外国使节和边疆少数民族政教首领,使这里成为中国清朝的第二个政治中心。

  •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嬴政(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的陵墓,位于中国北部陕西省临潼县城东5公里处的骊山北麓。据史书记载:秦始皇赢政从13岁即位时就开始营建陵园,由丞相李斯主持规划设计,大将章邯监工,修筑时间长达39年(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规模庞大,设计完善的帝王陵寝。

  • < 1 ... 3 4 5 6 7 ... 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