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博览
  • 明清皇家陵寝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提倡“厚葬以明孝”、“事死如事生”,每临皇帝死去,不惜用大量的财力、人力为其建造巨大的陵墓。这些陵墓是中国封建时代对灵魂信仰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一个时期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审美趣味;同时,这种动用国家力量建造的陵墓,也反映了当时的经济状况、科学技术水平和营造工艺水平,是中国丧葬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和建筑典范。

  • 长城

    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自公元前七八世纪开始,延续不断修筑了2000多年,分布于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总计长度达50000多千米。

  • 莫高窟

    莫高窟又名“千佛洞”,位于中国西部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鸣沙山的崖壁上。敦煌市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东邻安西,南接阿克塞,西北接新疆,地处青藏高原北部边缘地带。敦煌最初立郡于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为汉河西郡之一,史曾称“三危”、“瓜州”。公元前二世纪,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打开了通向中亚、西亚的陆上交通“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

  •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集中了大批的佛像雕刻群。石窟始凿于北魏兴安二年(公元453年),由当时的佛教高僧昙曜奉旨开凿。大部分完成于北魏迁都洛阳之前(公元494年),造像工程则一直延续到正光年间(公元520~525年)。石窟依山而凿,东西绵亘约1公里。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最大者达17米,最小者仅几厘米。

  • 故宫

    北京故宫,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皇宫建筑群,是中国古代建筑最高水平的体现。明清故宫始建于明朝永乐四年(1406),建成于永乐十八年(1420),是明清两代(公元1368~1911年)的皇宫,其时称紫禁城,是中国统治阶级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先后有24位皇帝相继在此登基执政。

  • 天坛

    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明清时期皇帝祭天、求雨和祈祷丰年的专用祭坛。天坛坛域近方形,南侧两角为直角,北侧呈圆弧状,体现中国古代对天地的认识“天圆地方”。天坛坛域由两重坛墙环护,外坛墙南北相距1650米,东西相距1725米。内坛墙南北相距1243米,东西相距l046米。中心称“内坛”,两坛墙之间的地段,称“外坛”,主要入口设在外坛西侧。

  • < 1 ... 4 5 6 7 8 ... 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