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博览
  • 针灸

    针灸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医疗方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几千年来,人们利用金属针具或艾炷、艾卷,在人体特定的部位进针施灸,用以治疗疾病,解除病痛,并由此创立了独具特色的人体经络腧穴理论,成为中国医学的一枝奇葩,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 张小泉

    清代康熙二年(1663),张小泉剪刀始创于杭州,后成为闻名遐迩的“五杭”产品之一。传统民用剪刀是张小泉的起家产品,它有“信花、山郎、五虎、圆头、长头”五款,靠镶钢均匀、钢铁分明、磨工精细、刃口锋利、销钉牢固、开合和顺、式样精巧、刻花新颖、经久耐用、物美价廉等十大特点称雄制剪业。

  • 明式家具

    苏州明式家具是指自明代中叶以来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地区能工巧匠用紫檀木、酸枝木、杞梓木、花梨木等外来木材制作的硬木家具,所以也称为“苏州明式家具”,简称“苏式”。

  • 中药炮制技术

    中药炮制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按中医用药要求将中药材加工成中药饮片的传统方法和技术,古时又称“炮炙”、“修事”、“修治”。药物经炮制后,不仅可以提高药效、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而且方便存储,是中医临床用药的必备工序。

  • 中医正骨疗法

    中医正骨疗法是通过拔伸、复位、对正等手法,采用小夹板外固定方式,治疗骨折、关节脱位等运动系统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它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 天桥中幡

    幡是旗的一种,尺寸有大小之别。中幡,其主干是一根9米左右的粗竹竿,竿顶悬挂一面0.5米宽、5.5米长的长条锦旗,旗面绣有吉祥图案和祝福用语,因此又称标旗。耍中幡、舞中幡是中国民族民间传统杂技项目,北京天桥中幡表演最为有名。

  • 抖空竹

    空竹,以竹木为材料制成,中空,因而得名,清代曾与空钟混称,俗称响葫芦,江南又称之为扯铃,以北京、天津所产的最为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