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神州
  • 跳花场

    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九至十五,贵阳市郊的高坡、都溪等苗族人,都要身穿盛装,聚集在大草坪上,举行一年一度的芦笙会,人们称之为“跳花场”。这是一种传统的祭祀节日,主要是盼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邻里安宁。跳场坡上,观众人山人海,喜气洋洋,使人感受到各族人民之间的团结与详和。

  • 苗族牛文化

    在十二生肖中,苗族同胞特别器重牛,认为“牛年”是最为吉祥的年头。苗家人长期与牛为伍,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创造出别具一格的牛文化。由于历史上苗族没有通行的文字,其历史多以传说故事来“记载”。

  • 侗族三朝盛宴

    侗族非常重视婴儿的诞生,并要为其举行隆重的“三朝礼”仪式。在侗乡,“三朝礼”被称为“三朝酒”,以大宴宾客为特色,一般选在婴儿出生后的第3天或10天以内的某个单日举行。

  • 侗家木叶曲

    木叶,是侗族人民就地取材信手拈来的吹奏乐器;木叶曲是侗族人民在劳动生活中发明创造的一种乡土乐曲。它以侗家山歌为基调,以青杠、花杠、油茶等嫩叶当乐器,轻贴于唇上,就能吹奏出韵味悠扬、悦耳动听的歌曲来。

  • 苗族苗年

    苗年是苗族祭祀祖先和庆祝丰收的传统节日。清代中叶以前,贵州苗族各个地区都要过苗年,但过苗年没有统一的固定日期。如台江、剑河、榕江地区在十月,雷山在十月下旬至十一月上旬之间,威宁、松桃、铜仁等地区在十一月。

  • 苗族四月八

    “四月八”是贵州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但各地的意义不同。贵阳等地,是纪念为民族利益而在今贵阳喷水池一带战死的先辈英雄祝狄弄(有的传说是纪念给古你妹女英雄)。据说苗族古代首领祝狄弄率领苗族群众同统治阶级进行英勇的反抗斗争,在今贵阳喷水池附近英勇牺牲,牺牲那天正好是农历四月初八。

  • 苗族情人节

    苗族在贵州是少数民族中的大族,贵州有许多地区都聚居着苗族。苗族的文化源远流长,充满了传奇色彩。其中苗族又根据各自的习俗,服饰等,分为小花苗,大花苗,长角苗,白苗,青苗等。

  • 1 2 3 4 5 ...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