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神州
  • 苗族姊妹节

    每年三月十五的贵州苗族“姊妹节”,又称“姊妹饭节”,是指贵州省台江县、施秉县以及剑河县部分地区的苗族人民在每年春季由妇女们主持的吃姊妹饭的节日。具体时间又因地而异。节日礼仪古朴独特,最为典型壮观的要数清水江畔台江县施洞地区农历三月十五至十七的苗族姊妹节。

  • 色达金马节

    金马节是牛月初四(即藏历五月初四)色达牧民祭神的大节。祭神,是藏民族古老的原始宗教--苯教祭祀活动。苯教信奉万物有灵。在雪域高原,各地都有众多的山神、土地神、年神、龙神等各种保护神灵。

  • 泸州踩山节

    节日期间,苗族同胞们身着盛装到村寨边宽阔的草坪上,舞狮灯、打秋千、吹竹叶、奏箫筒,人们还在山上竖起一根染成红蓝配12节的“花杆”以示向天祈子,青年男女们在这歌舞狂欢中寻找终身伴侣,祈求上苍赐福。踩山节持续三天,这三天中苗寨舞步翩翩歌声缭绕十分热闹。

  • 正月十六登高

    巴州人每年正月十六均要出游,登上城周的南龛山、王望山、西龛山、白塔山。其作法是:一家老小,关门上锁,带上饮食、娱乐用具上山玩耍一天,度完这一天,巴州人的春节才算结束,此俗历来有之。巴州志《风俗》篇“新正月九日群集望王山烧香,十六日妇女出游谓之走百病,谐南龛寺设大醮会,礼佛请佛。

  • 羌族喝咂酒

    羌族酿酒的历史也非常悠久,原因之一是古羌人的一支首先从事农业。原因之二是,“禹兴于西羌”,而 我国酿酒先圣仪狄是禹之臣,杜康是禹的后裔。羌族男人皆有海量,所以虽喜豪饮,但却很少烂醉滋事。

  • 自贡恐龙灯会

    闻名于世的四川自贡“三绝”(井盐、恐龙化石、灯会)之一的“自贡恐龙灯会”采用现代仿生学、机器人结构和机电一体化技术,推出容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的非常适合群众观赏的综合性游乐项目。

  • 傈僳族刀杆节

    傈僳族主要聚居于云南省,部分聚居于四川省,2000年人口普查为63.49万人。公元8世纪时,傈僳族先民便居住在雅砻江、金沙江两岸的广阔地区, 15至19世纪间,逐渐迁移到澜沧江和怒江流域。傈僳族有自己的语言,属藏汉语系藏缅语族的一支。狩猎在傈僳族的传统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傈僳族人待客热情,礼仪也十分特别。

  • 东岳会

    定于农历三月二十九日,是纪念东岳大帝的诞辰。东岳大帝是传说中主管世间一切生物(植物、动物和人)出生大权的。纪念他的目的是祈求他在人死后早放灵魂,投生转世。游行时除抬东岳大帝塑像外,还用人装扮成各种传说中的鬼神形象,组成宗教浒队伍,到大街小巷游行。

  • < 1 2 3 4 5 ...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