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年是苗族祭祀祖先和庆祝丰收的传统节日。清代中叶以前,贵州苗族各个地区都要过苗年,但过苗年没有统一的固定日期。如台江、剑河、榕江地区在十月,雷山在十月下旬至十一月上旬之间,威宁、松桃、铜仁等地区在十一月。
现在,大多数苗族都过春节,只有剑河、台江、雷山、丹寨等地还过苗年,时间多在农历十月至十一月之间的卯日。务川、道真等地过的苗年,是在正月初三和初四。苗年一般分三次过,称为“小年”、“大年”和“尾巴年”。
大年最热闹,集会也集中在大年里进行,持续3~5天,有的地区持续十多天。过苗年期间,每家都要杀猪宰鸡、打糍粑,准备好腊肉香肠、血豆腐等食品,还要举行隆重的祭祖活动。大年那天清晨,每家每户都抱上大红公鸡,到村边路口迎接祖先灵魂回家过年。
过年时,要在祖先牌位前摆一张桌子,放上一桌酒、菜及糯米粑敬供祖先。每户人家都要给他们喂养的家禽吃得比平常好,以示酬劳。节日期间,还要举行跳芦笙、斗牛、赛马、游方等盛大的娱乐庆祝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