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之窗 | 走进神州 | 名城古镇

吉林市——“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城山色半城江”

发布时间:2020-02-12 16:25:17

  吉林省的第二大城市,东北第五大城市(市区人口和建成区面积),也是我国唯一一个与省重名的城市。境内居住汉、满、蒙、回、朝鲜等35个民族。吉林是一个依吉林市地图山傍水的美丽城市,位于长春市以东124公里处。吉林原名“吉林乌拉”,满语的意思是“沿江的城池”。环绕的群山和回转的松花江水,使吉林形成“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城山色半城江”的天然美景。因康熙皇帝东巡所作《松花江放船歌》有“连樯接舰屯江城”之句,故吉林市又有“江城”之称。
  
  吉林市资源丰富,物产丰饶。土地、水利、矿产、森林、野生动植物资源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水利资源蕴藏量较大,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8倍,是全国少有的不缺水城市之一。
  
  吉林市为多民族居住地之一,乌拉街满族风情,阿拉底村、兴光村朝鲜族风情,都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吸引着大批中外游客。吉林市最繁华的街市在东市场、大东门一带。
  
  吉林是中国北方著名山水城市。城东有“左青龙”--城市森林公园龙潭山如青龙迤逦而卧;城西有“右白虎”--清朝皇帝望祭长白山的小白山似猛虎熠熠盘踞;城南有“前朱雀”--风景如画的朱雀山钟灵毓秀;城北有“后玄武”--遐尔驰名的北山、玄天岭、桃源山古庙掩映。松花江似玉带,松花湖若明珠,正如清朝皇帝所咏“城临镜水沧烟上,地接屏山绿树头”。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吉林市具备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丰满、白山、红石三个水电站的建成,形成了“一江三湖”的美景,松花湖被定为国家级旅游区,吉林雾凇被誉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之一,龙潭山鹿场被列为国家级旅游景点。

  吉林市历史悠久,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甲级开放城市和全国32个特大城市之一。吉林市还被评为中国魅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央视《倾国倾城:最值得向界介绍的中国名城》、《福布斯》中国内地最适宜开工厂的城市榜首。公元14至19世纪,吉林是东北地区重要政治、经济、军事中心。在清末、民国及解放初期,吉林市是吉林省省会城市。在市区有1742年修建的东北最大的庙--吉林文庙;有佛、道、儒三教杂揉的北山古庙群;有明代留下的阿什哈达摩崖石刻;有充满神秘色彩的“世界之最”吉林石陨石,还有地方特色浓郁的传统民族风情。
  
  别名:北国江城

  市树:垂柳

  市花:玫瑰

  市鸟:鸳鸯

  市标:摇橹人

  城市精神:摇橹人精神(同舟共济,激流勇进)

  饮食特色

  吉林市地处长白山与松辽平原的过渡地带,境内多山地丘陵,松花江穿市而过,物种多样,物产极为丰富,吉林市又是满族、朝鲜族、蒙古族、汉族的混合居住区,各民族之间的饮食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不但有代表各民族特色的民族风味,也有融合山东菜、宫廷菜和当地各民族菜式特点的吉菜。
  
  吉菜受鲁菜影响较大,秉承“天然、绿色、营养、健康”的饮食理念,讲究刀工和勺工,烹饪技法以炸、熘、爆、炖、拌、酱见长,具有民族菜、民俗菜、宫廷菜和山珍菜四个系列,其特色为“善制野味,讲究火候,醇厚香浓,朴素实惠”,著名的宴席有长白山珍宴、白山金秋益寿宴、船厂宴、吉林全鹿宴、吉林雾凇宴、江城冰雪宴、饺子宴等,出名的菜点有松花湖鱼宴的清蒸白鱼、“三花一岛”、庆岭活鱼;长白山珍宴的人参鸡、什锦田鸡油、鹿茸三珍汤、山菜全席等。
  
  吉林依枕的长白山,出产各种名贵药材,以此为基础形成的药膳,也是吉林市饮食的一大特色,古语云“药补不如食补”,在中医理论的基础上,以中药材和烹饪原料相结合烹制的美味佳肴,可以达到食用和药补的双重效果,即所谓的“药食同源”。
  
  另外,在吉林还能品尝到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饮食与特色小吃,有满族特色的“三套碗”、满族火锅、白肉血肠;有朝鲜族特色的冷面、打糕、狗肉汤和长寿面等。